台风暴雨过后,玉米如何补救?
2019年第9号台风“利奇马”,8月10日凌晨从浙江温岭登陆,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(52米/秒),这是今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,成为今年风王。
目前,台风“利奇马”已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31千公顷,损失严重。
台风暴雨过后,玉米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内涝和倒伏问题。
玉米内涝

玉米是一种既怕干旱又不耐洪涝的作物,专家分析,当土壤湿度超过最大持水量80%时,玉米就会发育不良;被水淹没3天,玉米存活率基本就很低了。当前,正值高温天气,晴天正常温度超过35℃,如田间有积水,暴晒后水层温度可达40℃以上,对玉米根系造成严重影响。
强降雨后,若玉米地有积水,应该尽快想办法排出,降低田间湿度, 并及时进行追肥。强降水和洪涝过后,土壤肥力被雨水带走,追肥可以促使植株恢复生长。可选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,在完全溶解混匀之后,利用雨后放晴天,进行叶面喷洒追肥,需连续喷洒2次,中间每次间隔7天。
对处在授粉扬花期的玉米,要重施穗肥,每亩可追施尿素10kg。
暴雨还可能影响玉米开花授粉,造成玉米秃尖、缺行少粒,种植户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,办法是在上午9-11时或下午4-6时,轻摇雄花进行授粉。
玉米倒伏
玉米倒伏后,根据其状况,分为三种类型,即根倒伏、茎倒伏,茎折断。

1、根倒伏:
此类倒伏由于根系位置发生变化,需人为扶起进行根部矫正,并培土促进气生根发育和根系下扎。
2、茎倒伏:
此类地块在雨后轻轻抖落植株上的雨水,减轻植株压力,植株可慢慢自行恢复站立,抖落雨水时,尽量不要翻动植株以防折断茎秆。
3、茎折断:
此类倒伏通常情况下很难恢复,基本上难以形成产量。应及时清理,腾出空间以保证健康植株正常生长。
不同时期合理管理
1、小喇叭口期(8-10叶期)前出现的倒伏,植株可自行恢复直立,不会影响将来的正常授粉,对产量影响不大,无需采取人工扶起等措施,任其自然生长。若人工扶起,必然伤根,不仅影响产量,而且容易发生二次倒伏。
2、大喇叭口期(11-13叶期)后出现的倒伏,植株不能自行恢复直立状态,不仅影响正常授粉,还影响到光合作用进行,对产量影响较大,应采取人工扶直等措施,要从倒伏的上风头开始扶起,扶起的同时要将玉米根部用土培好,最好两人一起操作,一人抓住玉米植株较上部位轻轻拉起,另一人在根部培土,培土高度以6-8厘米为宜,培土后用脚踏实,最好当天倒当天扶,最多不超过3天,3天后不能再扶,再扶伤根反而更加减产。
3、抽穗后玉米倒伏,只能扶起扎把,扎把时把果穗扎到绳子上边,不可把果穗扎到下边,扎把的数量以3-4棵最好,扎把时要扎紧,不能松动,扎把要当天倒当天扎完,最多不能超过3天。
预防病虫害
高温高湿易导致玉米茎腐病、叶斑病、纹枯病扩展蔓延。因此要及时开展病虫防治工作。
改种补种
对受灾严重或绝收的田块,及时安排后茬生产,补种或改种其他品种,确保收入。
下一条:连续阴雨天时玉米的管理技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