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螟危害及防治

1、症状识别
别名:钻心虫。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,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,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。雄穗抽出后,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,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。雌穗出现以后,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,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。
2、发生因素
①温湿度:玉米螟适于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发育。各个虫态生长发育的适温为16-30℃ ,相对湿度60%以上。
②玉米品种:丁布含量高的玉米品种,幼虫死亡率高;茎秆上的毛长而密的螟害轻。
③天敌:赤眼蜂。
3、防治方法
① 冬期防治:4月底以前应把玉米秆、穗轴作为燃料烧完,或作饲料加式粉碎完毕,并应清除苍耳等杂草越冬寄主,可减少越冬虫口基数。
② 心叶期防治:
A、颗粒剂:用3%辛硫磷颗粒剂、3%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千克兑5倍细砂,制成毒砂,撒在玉米心叶。
B、药液灌注法:可用80%敌敌畏乳油,稀释成2500—3000倍液,每株玉米灌10—15毫升,防治效果可达85%以上,同时对玉米蓟马有兼治效果。
③ 穗期防治:用50%敌敌畏乳剂0.5千克,加水500—600升,在雌穗苞顶开一小中,注入少量药液,1千克药液一般可灌雌穗360个。
④ 生物防治:
A、天敌是赤眼蜂,并且使用成本低。在玉米螟产卵的始期、盛期、末期分别放蜂,每亩放蜂1万—3万个,设2—4个放蜂点。用玉米叶把卵卡卷起来,卵卡高度距地面1米为宜。
B、另外利用微生物农药杀螟杆菌、7216、白僵菌等。施用方式有两种:一种是灌心叶,用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菌粉1千克加水1000—2000千克,灌注心叶。另一种方式是配制成菌土或颗粒剂,菌土一般用1千克杀螟杆菌加细土或炉灰100—300千克。颗粒剂一般配成20倍左右(白僵菌粉1千克与20千克炉渣颗粒混拌即成),每株施2克左右。
⑤ 选用抗虫品种。
上一条:玉米如何防治地老虎? |
下一条:玉米粘虫病症及防治 |